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

肝病檢查三大件

(圖片說明)孫中山也是肝癌病人


文 / 郭澤名 醫師 / 一般內科

肝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,嚴重的是,罹患肝癌的病人,其年齡往往正值青壯,人生事業的黃金時期,是家庭、社會及國家重要的支柱。因此,肝癌危害的對象,往往是一個家庭中的爸爸,也可能是公司裏運籌帷幄的主管,或是正值生涯顛峰的各行各業人士,所以肝癌對台灣的傷害而言,絕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已,肝癌對社會國家的影響,所引起的損失,更是難以估計。
和其他的癌症一樣,肝癌著重於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、才會有好的療效。肝癌雖然常是青壯人士的殺手。所幸的是大多數罹患肝癌的人,通常具有某些特點,也就是所謂的「危險因子」,如此一來,讓我們知道哪些人較易罹患肝癌,醫師就可以針對這一群人來篩檢肝癌,以期早發現、早治療,讓肝癌的悲劇,不再無奈地重演。
肝癌是怎麼來的?
肝癌不易完全根除,它往往反覆地復發,所以我們不以治療好肝癌為滿足,而要進一步消滅危險因子,讓國民得到肝癌的風險降到最低。那所謂的危險因子有那些?首先介紹肝癌發生的模式:


(一) 肝硬化
肝硬化是最直接的危險因子,依統計,每100個肝硬化病人中,每年約有5個人會得到肝癌,所以不論什麼原因,只要得了肝硬化,就應該至少每三個月到合格有能力的醫院篩檢。

(二) 慢性病毒性肝炎
台灣常見的就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,只要你是慢性B型或是C型肝炎,就可以每六個月到合格有能力的醫院篩檢肝癌,有時候病人年齡尚輕,未達30歲,若一切檢查結果良好,也可以將篩檢的時間放寬到一年一次。

(三) 酒精性肝炎
酒精性肝炎,若要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話,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就是戒酒,同時也應該比照慢性肝炎,每六個月到醫院篩檢,要特別提醒的是,酒精性肝病的患者,一般自律能力欠佳,需要家屬的協助,才可能定期返診篩檢。

(四) 肝癌家族
肝癌沒有絕對的遺傳性,父母親若罹患肝癌,子女不一定會罹患。但是肝癌仍有遺傳的風險,統計上這類家庭,若父母親之中有人罹患肝癌,子女得到肝癌的機會也多,也有研究指出,其實血緣並非得肝癌與否的重要依據。重要的是病毒性肝炎在近親間的傳染,尤其是母親對子女B型肝炎的垂直傳染,才是肝癌家族的原兇,遺傳真相科學家仍努力探索中。
肝臟疾病的定期追蹤三大項目
完整的病例記載是追蹤肝病及早期診斷肝癌的最重要原則。肝臟疾病的定期追蹤,檢查項目至少要包括三項:肝功能檢查、血中甲種胎兒蛋白、腹部超音波。這三項檢查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呢?茲說明如下:
一般所謂的「肝功能檢查」是指抽血檢驗一些與肝細胞狀況有關的生化指數,間接作為肝功能好壞的參考。它的檢查項目很多,通常以查驗血清蛋白、球蛋白、膽紅素、各種肝細胞釋放出來的酵素,以及凝血時間測定等為主,都可提供訊息讓醫師來評估肝細胞有無異狀及機能的好壞。這些項目都代表著不同的肝功能檢查,意義不同,但又相互有些關聯。
GOT、GPT不適合作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
一般民眾以為肝細胞酵素檢查(即GOT、GPT)就是肝功能檢查,其實嚴格來說是不對的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榮譽院長,也是肝病權威宋瑞樓教授認為,GOT、GPT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,並不適合作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。 GOT、GPT可以看出肝臟是否發炎,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,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。這兩項檢查只能代表抽血那一刻之前,肝細胞有沒有發炎、壞死。肝細胞若壞死,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,就會跑到血液中,使得檢測值升高。
不能只靠甲種胎兒蛋白數值來診斷肝癌
目前全民健保提供四十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,雖然包括肝功能檢查,但是並不能檢驗出是否有B型與C型肝炎,甚至肝硬化、肝癌等肝病。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,除了肝功能檢查外,血中甲種胎兒蛋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更是不可或缺的項目。
甲種胎兒蛋白(又稱α胎兒蛋白)原先只在胎兒時期分泌,出生後消失,婦產科醫師通常藉由測量此值,了解胎兒是否有先天性的異常;而有些肝癌病人的甲種胎兒數值會升高,因此醫師常用這個數值作為是否有肝癌的指標。
不過,部分肝腫瘤較小的肝癌病人,不會有甲種胎兒蛋白質升高的情形;另外,肝炎也會造成甲種胎兒蛋白稍微升高,如果肝功能指數已下降,甲種胎兒蛋白並未跟著減少時,就必須懷疑罹患肝癌的可能性。雖然,不能只靠這個數值來診斷肝癌,但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檢查,就可能早期偵測肝癌。
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檢查,就可能早期偵測肝癌
腹部超音波檢查不痛,時間又短,就像是醫師的第二個聽診器,可以探測器官組織的變化。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推測出來。藉由超音波檢查,就算只有1公分大小的肝癌腫瘤也可以被偵測出來。一般來說,肝癌腫瘤從1公分長到2公分,大約需4-6個月左右。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腫瘤,依照醫師的指示做下一次追蹤檢查時,肝癌腫瘤應該不至於太大,不會影響治療的困難度及效果。這是肝癌高危險群病人平均必須每4-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。
一般的篩檢可以用超音波技術探測出來,其他影像診斷如MRI(核磁共振)或CT(電腦斷層掃描),也可以偵測出異樣肝細胞的成長。上述檢查如有異常,雖可相當程度地猜測罹患肝癌的可能性,仍需再經肝細胞穿刺病理的化驗求證,才能確定有無罹患肝癌。
附件 / 肝癌家屬篩檢服務
衛生署自民國81年起提供肝癌病人家屬篩檢的服務,凡符合下列條件者,都可以前往所屬衛生所及公立醫院接受檢查:
1.肝癌病人的祖父母、父母、兄弟姊妹以及年滿35歲以上的子女、孫子女。
2.直系血親家屬中,若有兩位或兩位以上的肝癌病人,則除了祖父母、父母、兄弟姊妹外,年滿20歲的子女、孫子女都可以接受篩檢。
如果是第一次接受檢查,檢查的項目應包括肝功能、B型肝炎表面抗原、C型肝炎抗體、甲種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。初檢結果為慢性肝炎、肝硬化者,除了應儘速接受治療外,每半年需再複檢一次;若為B型肝炎帶原者、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,則每年要再複檢一次。檢查項目包括肝功能、甲種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